高考改革“术”与“道”
“过去十年,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改,一边有意见反馈过来。这次的争议还是聚焦在于等级划分,这种做法我个人也持保留意见。”
“新高考改革后,能规避单科等级制约招生录取这一因素,但‘教育行政部门划批次、分数为核心’主导高考招生录取的格局不会变。”
(本文首发于2020年8月6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0年8月3日,香港大学向江苏高考生白湘菱发放了录取通知,专业意向为金融类专业。“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语数英三科总分)无缘清北”事件暂告一段落。
白湘菱的语数英三门成绩达到了430分(满分为480分),但因选测科目中历史等级为B+,不满足清华北大等众多一流高校要求选测科目等级在A以上的录取条件。事件引发社会对实行到最后一年的江苏高考乃至教育模式的关注,白湘菱已获得录取通知,但讨论仍在继续。
更重要的是,讨论开始回归高考改革,关注计分原则、录取方式等环节对于人才选拔的影响,以及究竟如何做到惜才又公平。
现行江苏高考方案又称“08方案”,即只语数英计入总分为480分,其他科目考生选测两门,分数通过全省参考生成绩排名比例,以等级方式计入成绩。高校录取,会提出不同选测科目的等级要求,等级达不到要求的考生则不予录取。
江苏是教育改革的先锋地,而“08方案”一直充满争议,频繁的高考改革变动增加人才培养模式不稳定性等弊端也随之显现。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2018年6月的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中坦言,高考十年五改,教师无所适从,家长怨声载道,反思不限于教育部门,各相关部门都要反省。
一位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娄勤俭讲这番话时,台下不少人都低着头,“不敢抬”。娄勤俭在讲话中将江苏创造能力不强,归因于高中对物理化学的普遍不重视,中考硬性分流,导致学习压力前移,扼杀了许多学生的潜力。
为此,南方周末记者邀请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江苏省扬州中学教务副主任、高三教师孙干,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梁颖及长期关注教育政策改革的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端鸿,共同探讨江苏高考制度的利弊和初衷,以及其对于这一轮新高考改革的启示。
“制度需要遵守”
南方周末:你如何看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因历史科等级无缘多所名校一事?
江苏省教育厅相关人士:很多人为这个考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周凡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