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国产短剧
“如果你的剧里没有水词儿,没有过场戏,每一个镜头都是设计的,谁会倍速去看?”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0年上半年国产剧市场的热闹,起始于1月1日开播的12集网剧《唐人街探案》,收尾于6月30日超过46万网友打分的12集网剧《隐秘的角落》,豆瓣得分高达8.9。至今影视行业形势仍不明朗,但20集以下的短剧集无疑提振了行业士气。
知名影视制作公司正午阳光的两部新剧《我是余欢水》和《清平乐》,播出反响令人意外。12集都市题材网剧《我是余欢水》在传播量和口碑上完胜70集古装剧《清平乐》——一个普通男人的中年危机,似乎比宋仁宗的朝堂涌动更有趣。
短剧《龙岭迷窟》《危险的她》的编剧杨哲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观众已经度过了几年前被从未见过的大IP和大制作场面吸引的时期。“大家实在是看累了,要看新的东西!”
《隐秘的角落》导演辛爽直言:“‘观众’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很难当做创作的标准。最主要的标准其实还是我们自身想要做出一个什么东西,要遵循剧作规律,不能本末倒置。”
“大数据可不会告诉你,三个没有名气的小孩子的戏也能受到欢迎。”杨哲谈到《隐秘的角落》时说,“我们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觉得,中国影视最大的危险不是天价片酬,而是只会重复一种类型。当不同题材的12集短剧流行起来,说明整个市场都开始勇于创新了。”
《隐秘的角落》制片人卢静曾在2017年担任12集犯罪悬疑题材网剧《无证之罪》的执行制片人。“当初做《无证之罪》,原著小说的体量只适合做12集,但是我们不知道平台到底要不要12集的剧,观众到底能不能接受。一切都是未知的。”最终,《无证之罪》带来了累计4.6亿的播放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比起短剧,长剧在国内市场具有“天然”的优势。一方面,在“按集购剧”的传统商业模式下,集数越长,平摊到每一集的成本越低,卖给播出平台的总价格越高,资金利用率和利润也就更高;另一方面,对于播出平台来说,长剧集更容易获得招商和广告,收视率或流量也会更高。
双重因素下,“注水剧”开始泛滥。
2020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了《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对剧集长度提出具体要求:“电视剧网络剧拍摄制作提倡不超过40集,鼓励30集以内的短剧创作”。
据南方周末记者统计,截至6月27日,2020年开播的109部在豆瓣显示评分的剧集,40集以下的占70%左右,并且剧集长度与评分总体呈反比:20集以下的剧集平均分为6.5;21集-30集的平均分5.8;30集以上的剧集平均分5.5。
“剧集的长短和质量之间,本来不应该有必然联系,但是现在观众好像觉得长剧就代表了注水,短剧就代表了精良。”《无证之罪》的编剧马伪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几年长剧确实不太理想,我认为这是一种情绪反弹。”
《失踪人口》的导演和编剧王瑞新认为:“做长剧的时候,你无法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对照;当集数相近的时候,那些成熟的英美剧、日韩剧的经验便会和我们形成对照,很容易从中找到不足,也更容易找到优势。”
“注水”往事:签约3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思考 校对: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