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

“我们人类这个物种进化出的大脑,形成了这个模式——找到伴侣、一夫一妻、结婚、离婚、再婚、再离婚等等。我们的大脑没有真正为多妻或多夫而设,我们进化出了嫉妒心。然而在很多文化里,富有的男人可以找到多个愿意容忍的女人,原因在于他的资源。”

责任编辑:邢人俨

电影《麦克白》(1971)剧照 (资料图/图)

相比“离婚冷静期”,一个玩笑的说法是,社会更需要“结婚冷静期”。美国生物人类学家海伦·费舍尔在《我们为何结婚,又为何不忠》中,用生物学视角诠释人类的相爱、结婚、外遇、离婚的历史。

75岁的费舍尔高兴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很快将要结婚,并且打算实践一种叫作“分开同居”(LAT, living apart together)的新型婚姻模式。在这类婚姻里,夫妻二人不会一直住在一起,他们在每周固定的时间同居,另外几日则分开独居,各有各的生活。

费舍尔多年来研究爱情和婚姻中人类的大脑反应,是爱情生物学领域的领先专家。这些年来,一夜情、丁克家庭、开放式婚姻等新现象出现,婚姻家庭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出轨和离婚的概率也越来越高,似乎没有什么秘诀能教人们如何维持长久关系。

历史学家斯蒂芬妮·孔茨研究了婚姻的历史,发现人们并非一直为了爱情而结婚,从18世纪之后,才出现了自由恋爱、为爱结婚的激进观念。而近三十年来,一场历史性的婚姻革命正在席卷而来,这个维持几千年的传统行将结束,“人们不再需要通过结婚来建构成功的人生或长久的性关系”。

费舍尔不同意孔茨的观点,她认为婚姻和家庭不会消失,因为这是人类社会适应性最强的一个单元。“对将来爱情婚姻的任何预测,都要考虑将来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人类对爱情百折不挠的、适应性强的和原始的渴望。”她在书的最后写道。

“我们进化出了坠入爱河、结成伴侣的大脑回路” 

南方周末:数据显示,只有3%的哺乳动物实行一夫一妻制,因为不利于传宗接代。那么人类为什么选择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海伦·费舍尔:单配偶不止意味着在性方面忠诚于一人,还意味着和对方结成团队,共同抚养孩子。97%的哺乳动物不会这么做,因为它们没有这个必要,母象怀孕后,可以随象群一起迁徙生活,生下孩子,不需要伴侣在旁。很多动物都是如此。

人类社会中的一夫一妻制大约形成于44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被迫从树上下来,到地面上生活,为了携带食物、工具和武器保护自己,他们开始用双腿而不是四肢行走。刚学会直立行走时,女性祖先不太可能一只手抱住相当于20磅保龄球那么重的婴儿,另一只手执工具喂养保护自己,她需要一位伙伴来帮助她照顾婴儿。男性也不大可能真正维护住整个“后宫”,其他男性会试图偷走她们。因此,一对一的伴侣关系为女性照顾孩子提供基础,对男性来说则是实用的。那些组成伴侣的父母的孩子幸存了下来,于是我们进化出了坠入爱河、结成伴侣的大脑回路。

但我不认为这些伴侣关系会永远维持。在狩猎采集社会,女人如果遇到糟糕的伴侣,孩子可以加入混龄抚养群体,由更大的孩子或叔叔阿姨表亲来照顾。她可以离婚,找到新的伙伴,养育更多孩子。如今人们如果选择离婚,根据1947到2011年的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我研究了全球八十多种文化中的离婚数据,发现大部分离婚发生在婚后三年或四年,而不是我们常说的“七年之痒”。通常他们只有一个孩子。

南方周末:但根据人类学家乔治·彼得·默多克1949年的研究,大约250个不同的社会中,只有43个实行一夫一妻制,其余大部分都盛行一夫多妻制。这如何解释?

海伦·费舍尔: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