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分钟公交可达,最多1公里走到地铁站
被研究的36城中,绝大部分的5公里通勤人口比重都超过50%,说明有一半市民通勤范围在5公里范围内。除拉萨之外,厦门、海口、兰州、宁波和福州都超过了60%。少于50%的有上海、南京、重庆和成都,但都接近50%,只有北京为38%,远低于其他城市。
“地铁线网的长度是够了,但线网的密度怎么样,是不是集中在人流量最大的地区?这是一个问题。”
“无论怎么规划,落地到人的感受上就是你通勤要花多少时间。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时间’为标准,去反推城市该如何规划。”
(本文首发于2020年6月25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汪韬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北京2020年6月12日新增的一例新冠确诊病人,突然爆红成了风云人物:西城户口,家住房山,工作在朝阳,到过丰台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买菜,就诊时又选择了石景山医院,足迹遍布了北京五个区,东、西、南三个方向。有网友调侃,这位市民每日在城里纵横叱咤,是北京魔幻通勤状况的一个缩影。
从北京房山区去朝阳区CBD工作,距离近40公里,搭乘地铁要换乘三条线路,下地铁后可能还需要步行几公里;如果自己驾车前往也要行驶近一个半小时,这还不包括碰上堵车和限号。
除通勤距离长外,拥挤的地铁和道路、天通苑为代表的“睡城”、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过于集中等也早就成为北京的老大难问题。
2020年5月,住建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与治理实验室、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百度地图慧眼联合发布了《2020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选取了36个中国主要城市,从通勤范围、职住空间匹配、通勤距离、幸福通勤、公交服务、轨道覆盖6个方面描绘了城市通勤画像。
北京市在《报告》中的各个方面表现均不佳。报告编制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觉得,城市规模大了,长距离通勤问题难以避免。如何跳出“摊大饼”模式,避免城区无限扩大,改善居民的通勤体验——北京给扩张中的城市提了醒。
幸福通勤:5公里可达
“通勤”一词来自日语,指的是从家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潘海啸进一步解释,这是“人从家中的状态转换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具有幸福感的通勤是多远?《报告》认为,如果城市居民的通勤距离为“5公里”,就可以通过步行、骑行等多种方式完成,且通勤时间合理可控,较有幸福感。
《报告》按规模将36个重点城市划分为超大城市(北上广深)、特大城市(天津杭州等)、Ⅰ型大城市(太原长沙等)、Ⅱ型大城市(石家庄、兰州等)和Ⅰ型小城市(仅拉萨)5类。数据来自2019年1-6月百度地图位置服务和移动通信运营商。研究者将这些信息以250米的距离作为一个栅格,形成通勤起止点信息,并用这两个独立的数据源进行交叉验证、融合分析。报告注明,相关数据处理各环节均匿名化,各环节及输出不涉个体隐私。
王凯强调,这些数据呈现出来的是一般化的结果,可能与每个通勤者的个人体验存在一定差异。
城市享受5公里通勤的人数基本与城市规模成反比。36座城市里规模最小的拉萨,67%的通勤人口的通勤距离在5公里内——作为游客也能感受到,拉萨的主要城市功能集中在八廓街周围。36城中,绝大部分城市的5公里通勤人口比重都超过50%,说明有一半市民通勤范围在5公里范围内。除拉萨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