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课本让"外婆"变"姥姥",网友:来一首姥姥的澎湖湾

以后《外婆桥》岂不是要变成《姥姥桥》?

责任编辑:齐增港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上海二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上海教育(沪教版)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书第24课《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将原文的“外婆”改成了“姥姥”。“外婆”和“姥姥”含义相同,在生活中都常常能听到,上海本地更是以喊“外婆”居多,更改原文是为哪般?

 

《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外婆”为方言

 

有网友晒出7年前的教科书,证明当时《打碗碗花》中也在使用“外婆”称谓。

更改后内容(左)与原文

有媒体查阅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发现“外婆”一词上确实标注“方言”,而语义为外祖母的“姥姥”一词无此标注。

21日,上海教育出版社在官网上对此事作出回应:

关于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将“外婆”改为“姥姥”的说明

6月20日,某网络自媒体发表文章,称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文《打碗碗花》把“外婆”改成了“姥姥”,引发了网络讨论。我社接到市教委教研室要求,第一时间进行了全面核查,基本情况如下。

在沪教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既有“外婆”的称谓,也有“姥姥”的称谓,“外婆”的称谓出现了8处,“姥姥”出现了4处。沪教版小学二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教材把“外婆”改成“姥姥”是为了落实该学段识字教学任务的需要。“外”“婆”“姥”三个字都是小学二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外”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第4课中,“婆”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18课中,“姥”字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24课中,即在认读“姥”字前,学生已经认读了“外”“婆”两字。

关于称谓,尽管“外婆”“姥姥”没有绝对的地域区分,但通过此事,我们认识到,语文教材编写除了要考虑学生识字规律和增强学生对文化多样性了解外,还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语言习惯。我社在今后的教材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将予以高度关注,并防止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后续我社将协助教研部门共同做好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过程的指导,以准确把握并充分考虑上海地域文化和用语习惯。

此外,有关网络媒体引用的对“姥姥”一词使用的答复,与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无关,是2017年对读者来信反映本社《寒假生活》中一道英文翻译题翻译方式的回复。

我社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对教材出版予以关注,共同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读物。

特此说明。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8年6月21日

 

专家:文学离不开个人所使用与附着的独特语言

相关消息曝出后,很多网友对此表示了强烈不赞同,认为这两个词语只是南北不同叫法——

 

“以后《外婆桥》岂不是要变成《姥姥桥》,《外婆的澎湖湾》岂不得成了《姥姥的澎湖湾》?”

“如果生硬套用“词典规定”这一标准,不知道会有多少名家名作都应该更梁换柱,修改得面目全非。”

“方言的文化魅力,在使用方言演出的地方戏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越剧、粤剧、沪剧、秦腔、黄梅戏等等地方剧种,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所使用的方言。如果脱离本地方言,改由普通话来演出,即使可以传达出同样的语义,原有的艺术魅力也会大打折扣。”

而有专家认为,《打碗碗花》是一篇散文,文学的本质就是承载、表达、构建人类的情感世界,情感离不开个人经验,离不开个人所使用与附着的独特语言。语文教科书收录名家名作,除了让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规范表达之外,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如果简单粗暴地篡改作家的用词遣句,破坏原著独特的语言风格,这既是对于作家的不尊重,也与培育学生文学素养这一目的背道而驰。如果生硬套用“词典规定”这一标准去衡量,不知道有多少名家名作会被改得面目全非。

(来源:新华社)

网络编辑:吴悠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5)


QQ用户
回复

QQ用户

2018-07-22

一般教育局都是合理规划学习程序的。很多课文的编排都是为了完成识字目标的。何必为了这点小事去斤斤计较?

阿杰
回复

阿杰

2018-07-15

目前世界小学教育质量,上海排名第一,新加坡第二。 条件允许的话,小朋友肯定是要去上海读书的。

2018-06-26

受不了上海人,不是跟风,真是亲身体验过上海人那种可怜的天生优越感

日月起风云
回复

日月起风云

2018-07-08

这种套路和限塑令一样,内部人搞鬼商家得利,最终折腾受损的是消费者。

斗转星移
回复

斗转星移

2018-06-28

从小就叫外婆,对于姥姥反而是陌生的。对于语言,无论是姥姥也好,外婆也罢,能理解指代何物就足够了。像这样不分具体情况的改动只让人觉操作者之地域歧视,格局之小。

信
回复

2018-06-26

受不了上海人,不是跟风,真是亲身体验过上海人那种可怜的天生优越感

182****2240
回复

182****2240

2018-06-25

广电的人退休去了教育部?

位移大师
回复

位移大师

2018-06-24

这个不是疯了。1、未经作者许可擅自修改2、解释敷衍自大。

阿福

2018-06-23

上海人疯了……

云流
回复

云流

2018-06-24

这个和习惯无关,照这样说不少大家都在作品中用了方言,全改了不就破坏了人家的文章了吗!“外婆”“姥姥”不管哪个是方言哪个是官话,用的人都很多,让孩子了解一下别的叫法也挺好的呀。

回复

2018-06-24

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

一半飘

2018-06-23

我们南方人强热抗议!

180****6830
回复

180****6830

2018-06-24

尊重原版,把毛主席诗词换成湖南话!

180****6830
回复

180****6830

2018-06-24

对CCTV报道让上海二年级教材把"姥姥"换成“外婆”我反对!“姥姥”是上海人民习惯的称呼,为什么不尊重上海人民的要求?毛主席的诗都换成普通话了,都不知道毛主席诗词湖南话的味道。希望CCTV让他们尊重上海人民要求,再改过来!

185****8713
回复

185****8713

2018-06-23

编教材的人一定要文化学得好的人。

猛士
回复

猛士

2018-06-23

能不能解释下 贾平凹(洼)为啥不念贾平 奥 第一声。?

一半飘
回复

一半飘

2018-06-23

我们南方人强热抗议!

海绵
回复

海绵

2018-06-23

我们叫婆婆

妈咪妈咪哄
回复

妈咪妈咪哄

2018-06-23

有妹妹婆奶奶的

阿福
回复

阿福

2018-06-23

上海人疯了……

freeair
回复

freeair

2018-06-22

现在的文人思路好奇怪!或者称他们为文人过于抬举了?

上五楼的快活
回复

上五楼的快活

2018-06-22

吓人

小月亮-
回复

小月亮-

2018-06-22

吃饱了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