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支教不能虚应故事

学校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为大学生支教地点提供参选学校,让学生可以到那些真正需要他们的地方去奉献其力量,而不是搞虚应故事式的支教。

责任编辑:陈恺辰

 

2016年9月22日,山东聊城,聊城大学实习支教生即将赶赴农村中小学基层支教。(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9月14日《南方周末》)

大二暑假时参加过一次支教活动,地点定在广东茂名一个小镇的小学,为期两周。

那次支教期间以及回来后,同行的志愿者们似乎一直兴致颇高,感触较深,发表长长的文章,一条接一条的朋友圈,里面盛满山村的风光,有孩子们的身影,志愿者们各自青春脸庞的自拍,看起来如此美好和富于意义。但我却发现自己并没什么好说的。

支教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城市大学生们对地区间教育资源差异的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