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南方周末-大地震现场再报告》出版

本报记者继续深入震区,推出16个版的大地震现场再报告。一方面继续为读者报告灾区最新焦点与救援行动,另一方面,重点探寻校园建设的历史背景及一些个案中展现的经验教训,以期为未来提供镜鉴

编者按:
惊天灾难已过半月,死亡人数仍在上升,国人却已无力悲伤,因为悲伤已至极致。然而,生活仍要继续,生者仍需前行,中央政府已经拨付巨款,人们也即将擦干眼泪,重建家园。

在如此巨大而艰巨的重建过程中,必定有千头万绪摆在社会面前。但,在本次天灾中最触动国人神经的,当属那一间间倒塌的校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回复

2008-06-18

我不想哭,哭不能解决问题! 虽然我不知道能为他们做些什么,但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一定会尽自己微薄之力!!

回复

2008-06-02

南方周末这种报道都敢登!!!官方都没有正式发布,等着停刊整顿吧!!!

回复

2008-05-31

拿出传媒人的良知与勇气,办有影响力的,有品味的,能够给大众启蒙的报纸。

回复

2008-05-31

支持南方周末更有力度点!别不痛不痒的……

回复

2008-05-29

这两期做得还可以,如果再不雄起,老是像个娘们一样,南周将难以为继。

回复

2008-05-29

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我们的庇护所——房子会倒。

回复

2008-05-29

支持南方周末,你们的努力代表了中国记者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