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钱江纵火案,一场或可避免的悲剧 高层住宅消防再检讨

他曾给上海一个公共建筑做消防演习,大家都在楼上不愿下来,最后消防队员没办法,宣布“先下来就送礼物”,才勉强把演习完成。

责任编辑:吕明合 苏永通

杭州蓝色钱江小区,漂亮高大上的玻璃幕墙,在民用高层建筑的消防检讨中,成了逃生的困扰。(视觉中国/图)

(本文首发于2017年7月6日《南方周末》)

民用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因蓝色钱江大火,在业内引发热议。未来十年,中国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将达到一千多座。

自动灭火喷淋系统和自动报警系统,尚未纳入国家强制性规范。火灾报警器的家庭普及率,中国不到1%,美国是96%。好一点的家用火灾报警器,一只200多元。

越是高层建筑,逃生技巧越是重要。上海一个公共建筑的消防演习,大家都不愿下楼,消防队员宣布“先下来就送礼物”,才勉强把演习完成。

林生斌晚上不敢睡觉,闭上眼,老婆孩子的样子就会浮现,眼泪总忍不住流出来。

他的名字里有个“生”,妻子的名字里有个“贞”,他为自己的童装品牌取了谐音名“潼臻一生”,这句承诺,也放进了三个孩子的名字。

没想到最后一次出差,竟成了诀别。6月22日,保姆莫焕晶在客厅纵火,妻子朱小贞和三个孩子无一幸免。

7月1日,莫焕晶被杭州检察院以纵火罪、盗窃罪批捕,林生斌并未感到稍许释怀,“就算是保姆放火,我的妻子、孩子们是不是必然会死亡?”

家属的质疑,已在坊间发酵:火星燃起时,没有及时预警。大火肆虐,缺乏有效的灭火手段。直至浓烟弥漫,玻璃幕墙把浓烟捂在屋里、将空气阻隔在外,四条生命最终沦陷。

在他们眼中,屋外混乱的火情信息,简陋的消防设备,让家人最后错过了逃生的机会。

关于这场大火的真相,物业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仍有待最后的调查。但家属质疑指向的民用建筑消防问题,却已在业内引发检讨与热议。

在火灾中“裸奔”

钱塘江畔,8幢25层高的大厦面江而立,玻璃幕墙衬出浮云的倒影。这个名叫蓝色钱江的高端住宅,是绿城集团高层玻璃幕墙系列中的代表作。

为了追求最大宽幅的江景,幕墙用的是电动直推窗,室内空气循环,依靠新风系统。

但这一切,在大火发生时,却成了灾难。大火来临时,豪宅成了被拧紧的瓶口,密不透风。直推窗无法及时排烟,也很难对外呼救,四位遇难的逝者,几乎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被浓烟熏死。

消防方面业已确认,房间没有过火痕迹。进入房间后,消防员看见屋内黑烟滚滚,而朱小贞和三个孩子倒在一片漆黑之中,他们上方的窗户是这个房间唯一一扇窗户。宽30厘米,能推出去的距离不过一个手机的宽度,也就是六七厘米。按照浙江消防人员的说法,“浓烟飘散极为困难”,更不可能通过窗户进行呼救。

这跟民用高层建筑的特殊性有关。高层建筑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Golradir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6)


xiaochaoldc
回复

xiaochaoldc

2018-09-21

嗯,写的很好,我们需要反思

回复

2017-11-04

出了事情,各种专家纷纷登场,都他妈是事后诸葛亮

回复

2017-09-18

危机意识薄弱

158****5365
回复

158****5365

2017-08-30

心痛

羽生千殇
回复

羽生千殇

2017-08-14

南周算是为数不多还干调查的媒体

回复

2017-08-08

不花个个百八十w,你想通过消防验收?

回复

2017-07-26

无利不起早,什么事情都是有好处才有人去干。

回复

2017-07-22

作者说的是如果妈妈知道技巧,就可以用其他方式救孩子,孩子也掌握了技巧,就更容易自救。

2017-07-20

“蓝色钱江火灾中,如果业主曾制定过疏散逃生计划,全家大小都知道一旦自己家里发生火灾,要各自尽快从户门逃出去,那母亲就不用去孩子房里会合,一家人生存的机会或会大得多。” 你们采访的这位专家没有孩子吧,那伟大妈妈是去救孩子的!

回复

2017-07-21

也看了本案的众多文章,伊始多是为罪者耻,更为死者哀,为生者痛。进一步理性与反思愈来愈多。保姆之极端自私,虚伪无知,家政公司审核之虚设,物业公司之无能,汇聚一齐,方酿此悲剧。从各个要素,我们都应好好反思,尤其是从制度与追责上,我们还要更认真许多。

回复

2017-07-20

“蓝色钱江火灾中,如果业主曾制定过疏散逃生计划,全家大小都知道一旦自己家里发生火灾,要各自尽快从户门逃出去,那母亲就不用去孩子房里会合,一家人生存的机会或会大得多。” 你们采访的这位专家没有孩子吧,那伟大妈妈是去救孩子的!

yzvince
回复

yzvince

2017-07-18

希望有点良心吧

回复

2017-07-15

值得反省

朱新华
回复

朱新华

2017-07-14

点赞

回复

2017-07-13

很多法律法规的完善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何时才能终结?

回复

2017-07-13

感觉林爸爸的坚持为中国的消防推进了一个很大的台阶。但是很心痛。

Am橘子
回复

Am橘子

2017-07-12

对于物业公司应加强管理

回复

2017-07-11

消防验收竟然采用抽签方式!

qby骄a
回复

qby骄a

2017-07-10

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文明精神野蛮体魄
回复

文明精神野蛮体魄

2017-07-10

非得死人才关心?即使排除故意纵火的因素,假设非故意火灾,这一家四口也很难活下来,消防的目的是省钱,这句话真够讽刺,美国火灾出事找保险公司,中国找政府,是否可以引进市场来介入消防?

一只会发光的猫
回复

一只会发光的猫

2017-07-10

遇到问题才去解决么,有时确实适用于一些事情的解决。关乎自身安全的问题可不能真么解决,提前意识到和预防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