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 ——寻访南宋王朝流亡之路

对于南宋灭亡,黄仁宇曾经这样写道:“这划时代的1279年给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伤心的一页。”

责任编辑:杨嘉敏

(本文首发于2017年6月15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 ——寻访南宋王朝流亡之路》)

对于南宋灭亡,黄仁宇曾经这样写道:“这划时代的1279年给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伤心的一页。”南宋王朝倾覆之际,十万军民崖山投海,千百年来,未有王朝更迭能如斯惨痛,文弱宋朝以最后血性一笔写入汗青。从1279年往前倒推,1276年2月,元军兵临临安城下,谢太后令人捧着玉玺出降,宋恭宗至元上都觐见忽必烈,此后的四年,南宋游走无定,如同断线的风筝,飘荡在历史的天际……

1276-1279年南宋流亡政权迁徙路线图。(金磊磊、梁淑怡/图)

临安出降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正月,时值中国传统的春节,临安城皇宫中却是冷冷清清,人人面色凝重。正月初四的朝会,谢太后发现大殿里的文武百官比平日稀疏了许多,一问才知道,同签书枢密院事黄镛、参知政事陈文龙等官吏已携家带口逃离临安。两个月前,起居舍人曾唯、礼部侍郎陈景行、权礼部尚书王应麟纷纷弃官出逃,连左丞相留梦炎也跑了。《钱塘遗事》将百官弃官潜逃,称为“群臣宵遁”。

城外,元朝左丞相伯颜率领的大军已抵无锡,恐怕要不了几日,就到临安了。谢太后是宋理宗皇后,她还依稀记得,理宗端平三年(1236),南宋与蒙古携手灭金才两载,这蒙古人就撕下了面具,还一度渡过长江,惊慌失措的理宗又是割地,又是给岁币,这才换来了几年安稳日子。宋理宗晚年一直生活在蒙古人的梦魇中,直至病逝,儿子度宗哆哆嗦嗦当了十年皇帝。自去年二月宰相贾似道在丁家洲溃败以来,每隔几天就有城池失守的消息传来,小孙子赵㬎方才继位,这宋朝的江山怕是要断送在他手里了。

中国历史上,丁家洲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役,却至今鲜为人知。在安徽省铜陵县火车站,我打车去丁家洲,几个司机都说县里没这个地方,导航也搜不到,后来才知道地名已不在了,旧址在西联乡汀洲村一带。春日的汀洲村,农民在田里播种大豆,金黄色的油菜花铺满长江两岸,一只只铁驳船在江面驶过,马达声响彻原野。眼前的汀洲村草长莺飞,长江在村子北边缓缓流过,早已寻不着一丝一毫战争的痕迹了。

丁家洲为仪凤岭余脉,雄峙江心,是长江下游的重要隘口,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德祐元年(1275年)正月,权臣贾似道在谢太后催促下,领13万宋军于丁家洲设防,令其婿孙虎臣领7万宋军列于长江两岸,淮西安抚制置使夏贵以战舰2500艘横亘江中。贾似道是有名的“蟋蟀丞相”,平生酷爱斗蛐蛐,理宗、度宗朝权倾天下,排除异己,曾私自与元人签订合议条约,与秦桧、丁大全一同被编入《宋史•奸臣传》。

元军在长江两岸用巨炮轰击宋朝船队,趁乱以数千小船发起冲锋,通州副都统姜才身先士卒拼死抵抗。孙虎臣听说姜才有一美妾,貌若天仙,趁姜才在江中激战,偷偷摸进船舱欲行不轨,被士兵发现后弃阵逃跑,夏贵听说孙虎臣跑了,赶紧鸣金收兵。结果十三万宋军死伤惨重,连江水都被染成红色,飘荡的尸体几乎堵塞江面。孙虎臣面见岳父贾似道,装模作样地痛哭道:“吾兵无一人用命也。”一旁的夏贵居然笑道:“吾尝血战当之矣(我可是还抵抗了一阵子的)。”

丁家洲一役,宋朝将领兵败后的轻描淡写,着实令人汗颜,它也用尽了宋朝最后的力气,长江水道从此门户洞开,沿江诸州溃不成军,建康都统徐旺荣、镇江都统制石祖勇、江阴军通判李世修、知平江府潜说友等相继投降,孙虎臣、夏贵也很快走上了投诚之路。

宋墓墓门口往往有武士形象,成为我们了解宋朝军事的一个窗口。图为四川泸县南宋武士石刻,泸县博物馆藏。(冉玉杰/图)

本文作者在考察泸县宋墓。(萧易供图/图)

又一块宋代武士像被征集回泸县博物馆。(萧易/图)

偌大的江南,或降或遁,唯有常州军民苦战不屈,以身殉宋。常州三月城破,五月光复,九月元军再次来袭,叛臣王良臣充当攻城先锋。王良臣久攻不下,居然丧心病狂地杀死数百平民,用尸体煎膏取油,以炮射洒在城垣外的牌杈木上,再点火箭引燃。临安援军至,立功心切的王良臣到宋朝军营诈降,被丢入滚烫的油锅中活活烹杀。十一月,常州城破,举城被屠,只有七人“伏于桥坎获免”。历史中的宋朝给人的印象孱弱无比,宋朝百姓却绝不软弱。

元宵节这天,临安城中稀疏亮起了些灯火,城外大兵压境,百姓自然没心思过节。南宋著名词人汪元量这样描写宋朝在临安城的最后一个元宵:“一片风流,今夕与谁同乐?月台花馆,慨尘埃漠漠。豪华荡尽,只有青山如洛。钱塘依旧,潮生潮落。万点灯光,羞照舞钿歌箔。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昭君泪流,手撚琵琶弦索。离愁聊寄,画楼哀角。”往日“万点灯火”,如今“画楼哀角”,只有钱塘如故。

过了元宵,派去元军大营议和的使臣也回来了。使臣面见伯颜,表示宋朝愿意俯首称臣,岁贡银二十五万两,帛二十五万匹,一如当年与金朝旧事,被伯颜一口拒绝;使臣又苦苦哀求,说宋朝愿为侄孙,伯颜依旧不允。时任枢密使的文天祥出使和谈,也被扣押在元军大营。

十八日,元军离临安城只有十五里。临安城中人心惶惶,谢太后无奈,让使者带着历朝皇帝用过的玉玺,连同降表一起送到元军大营,令人打开了临安城的大门。南宋一个多世纪的国祚,永远留在了那扇木门背后。

北上元都

二月初四,六岁的宋恭宗迈着稚嫩的步伐,领着大臣到祥曦殿北向拜表称臣,文武百官相率走出皇宫,来到城外的元朝军营请降。八天后,元将阿塔海带来忽必烈的诏书,听起来,这位蒙古皇帝的语气颇为温和,甚至带了几份关切,谢太后、宋恭宗的心才算落地——就算亡国,自己的命运也不会像当年的宋徽宗、宋钦宗那般凄惨了。

第二天,在蒙古骑兵监视下,宋恭宗与生母全太后,连同后妃、宗室、百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