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招才“局”:留住百万大学生 请回百万老校友
“武汉是全国科教重镇,人才优势最突出,人才的数量和水准居全国前列。但我们对人才资源的深度开发还不够,很多优秀人才外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坐拥近水楼台,错失得月先机。”
责任编辑:刘 斌 何海宁
(本文首发于2017年6月15日《南方周末》,原标题为《留住百万大学生 请回百万老校友 武汉招才“局”》)
“武汉是全国科教重镇,人才优势最突出,人才的数量和水准居全国前列。但我们对人才资源的深度开发还不够,很多优秀人才外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坐拥近水楼台,错失得月先机。”
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提出,要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确保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留住大学生,不能顺其自然,需要‘刻意人为’。” 他还宣布,将校友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口和生力军,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
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到武汉时,最大的感慨是下了飞机,迎接他的是市委组织部长。“过去都不可想象。倒不是接人有多重要,而是过去相对神秘的组织部站到了招才、招商的第一线,确实让人觉得耳目一新。”
种种迹象显示,武汉正在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人才争夺战。
2017年,武汉预计有30万高校毕业生。他们在踏出校门后,有多少人能留在熟悉的江城,正成为让这座城市殚精竭虑的头等大事。今年2月,武汉正式提出力争5年内将100万大学生留在武汉。随后,武汉推出多项针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包括解决留汉大学生住房难问题;大学生在读期间可缴存公积金;大力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等等。
此外,武汉也在努力吸引百万武汉校友资源,“将校友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口和生力军”。4月,武汉正式成立招才局,将招才引智列为“一把手工程”,并聘请陈东升、雷军等16名知名企业家为“招才顾问”和“招才大使”。
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在注意到武汉今年以来推出的一系列人才政策后,写下了一篇文章,认为新经济浪潮下的城市竞争,其核心战场不再是大港口、大机场等硬件基础设施,而在更高技术含量的人才争夺战上,“武汉这个时候喊出留住百万大学生,是对自己核心优势的深刻理解,也是对时与势的准确把握。”
孙不熟的文章也引起武汉市决策层的关注。6月2日,武汉市一位负责政策研究的官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武汉近年来城市地位快速恢复,对人才、资本的吸引力越来越强,正形成一种与过去人才外流相反的运动趋势,“我们考虑顺应这个趋势,助推一把,而不是阻挡它。”
设立招才局
这场人才争夺战是由武汉市主要领导直接推动的。
2017年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专职副主任陈一新履新,任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
“一新书记来了没多久,1月份武汉市党代会上他就倡议成立招才局,加强党管人才,统揽全市招才引智工作。”武汉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郑东回忆,自那时起,组织部人才处就开始研究这一新型组织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lee
其实还是想留在武汉,荆楚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