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留守少年:想爸妈了就吹竖笛

跟在外打工的父母通电话时,榕鸿总会用竖笛吹上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是一小段,“不会太久,因为话费很贵。”夜空中,清脆的笛声顺着电话线,悠悠地传向遥远的海南。

今年10岁的榕鸿是广西大化县山区八好明园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去年12月,城里来的音乐老师文静在这里教了一期竖笛课程。榕鸿幸运地成为了首批15名学生中的一名。短短五天孩子们学会了三首曲子,生活也因此发生了一些微小却深远的改变。

像榕洪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自2007年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及其家人捐资发起的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明园慈善基金以来,历经十年发展,累计投入资金近1500万元,援建了九所明园学校,帮助了2255位孩子,并从2014年开始,以竖笛培训为纽带,组织学校开展艺术教学活动,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让孩子们有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

“音乐没有界限,我们希望用音乐来启蒙孩子们的内心,这是我们做明园学校竖笛项目的初衷。”明园基金理事长陈园如是说,“扶贫帮困,促进贫困地区教育水平的改善,用教育的力量帮助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是明园基金一直以来的心愿。”

截至目前,明园基金已在两广、吉林、湖南、西藏等地援建了9所明园学校,并持续开展了十年支教行动,为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带去音乐、体育、美术等素质教育课程。

吹竖笛的少年

事实上,马明哲及其家人始终重视教育慈善,关心农村的基础教育。城乡之间巨大的教育鸿沟、偏远贫困地区落后的教育资源也让马明哲坚定了持续投入教育公益事业的决心。

小榕洪所在的八好明园小学是明园慈善基金在全国兴建的第六所明园学校,这是一所全寄宿的学校。据校方介绍,几年前的宿舍楼还是破旧不堪,床不够,五六个孩子挤一张床上,一睡就是六年。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15年,明园基金来了,他们帮助学校援建了宿舍楼。学校宿舍因此从5间跃升到了18间,这座4层高的宿舍楼是全校最豪华的,红白相间的外墙格外显眼。

两年前还未整修的学生宿舍。

孩子们的寄宿生活是以七天为周期,往返家和学校的“两点一线”。榕鸿的家在山的另一头。每周,榕鸿都要沿着公路走上一个多小时来上学,住得最远的孩子得走上三个多小时山路。

按照惯常定义,这所小学里几乎所有孩子都可以被贴上“留守儿童”的标签,因为他们的父母大都在南宁打工。孩子们总说,南宁是他们最想去的地方。“有些幸运的小孩,学校里头还有哥哥姐姐照顾。”罗校长介绍。然而,一些孩子早早从一年级、甚至学前班就要开始独立生活。

与年幼独立相比真正痛苦的是:“晚上有时会想爸爸妈妈想到睡不着”。跟大部分留守孩子一样,榕鸿与父母沟通便是周末的一通电话,在电话里,父母总告诉他,要认真学习,要考一个好大学,要走出大山,平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拿陌生人东西……

懂事的榕鸿总是报喜不报忧。学会了竖笛,他就经常吹给父母听。平时受了委屈,他也会在宿舍吹《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相信他们能听到。”10岁的榕鸿很肯定地说,眼眶里有泪花在打转。

城里来的音乐老师

事实上,榕鸿和他的小伙伴们接触竖笛只有不到半年时间。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音乐,更不懂乐理知识。直到2016年12月4日,他们见到从城里来的文静老师。

从广西艺术学院毕业后,文静在南宁一间机构教授音乐课程。用她的话说,过着“典型城市白领”的生活,陪伴左右的都是衣着光鲜的都市乐童。为了在乡村学校推广艺术教育,明园基金兜兜转转找到文静,希望她能在八好明园小学培养一支竖笛队伍。

这番寻觅的背景是,过去十余年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教育扶贫运动。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乃至个人,希望将新鲜事物传递到农村,尽可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2014年,明园基金率先将竖笛演奏作为切入点,以此来启蒙孩童的音乐感知。

经过仔细考量,学校决定首期竖笛班在三四年级进行试点。学校的想法是:“一定要把这群学生培养起来,以后可以传承下去。”

走了近4个小时的高速和盘山公路后,文静来到了这个大山里的小学。她的住处是饭堂边的两层的宿舍楼,白墙上有不少污垢,墙角的蓝色油漆已然斑驳,但这已是整所小学最好的教师宿舍楼。正值学生返校,早回来的孩子远远围在门口的栏杆边,好奇又害羞地望着新来的“客人”。“对山里孩子来讲,一切外来的东西都觉得新鲜,何况是专教艺术的老师。”学校教导处主任陆桂景说。

八好明园小学一隅,明园基金帮助学校援建了宿舍楼。

短暂调整后,文静就开工了。第一堂课上,她在白板上写下了《小星星》的简谱。教唱一次后,文静邀请孩子们唱出来。文静清楚地记得,一些大胆的孩子踊跃地举手,举手姿势还非常标准:左手平铺在桌面上,右手小臂竖得笔直,手肘压着左手指。

一个晚自习时间里,文静选拔出了15个学生。此后五天里,15个少年生平第一次得到专业的音乐指导。而作为八好明园小学的资助方,明园基金则给这些孩子每人配发了一支竖笛。

每天晚上8点,文静老师与孩子们开始上竖笛课。

孩子们对竖笛的热情非常高,每天晚上8点多就开始上课,不懂的孩子课后还会到文静宿舍请教。很快,孩子们就学会吹奏了三首曲子:《小星星》,《欢乐颂》和《世上只有妈妈好》。

文静老师离开后,他们依然没有停止练习:下课练,晚上练,回家练……如此小半年,对旋律早已了然于心。当记者问起“第一首曲子”时,十余个孩子几乎同时背诵出旋律:1 1 5 5 6 6 5 ,4 4 3 3 2 21……

一支竖笛承载的梦想

每天跟15个竖笛少年坐在一起的,还有快40岁的陆桂景,他是这支竖笛队的负责人。

陆桂景出生于广西都安,曾在广东惠州一所私立小学教书,十余年里,他从普通教师一路做到教导主任,也算是事业顺风。由于父母年迈需要照顾,他带着一家老小回到故乡。2016年9月,他来到八好明园小学报到。

和来支教的志愿者一样,陆桂景的到来,被孩子们看作是“外面的世界”的代言人。

每当讲起外面的世界,“底下的孩童眼睛里放着光,眼神里满是崇拜与向往”。陆桂景将这种眼神称为是渴望,紧接着反问记者一句:“渴望你懂吗?”

如同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剧情,助理教师克莱门特在一原本没有音乐课的乡村学校,用音乐一步步打开孩子们的内心。竖笛班的开展,让这种渴望转为了希望。

自2014年明园学校的竖笛项目发起至今,已有六所明园小学陆续参与其中,成效显著,有的学校的竖笛队还多次参加区级市级汇演,形成了学校一大特色。

从这一点上看,对这些生在乡村、长在深山的孩子而言,小小的竖笛承受着希望的重量,某种意义上成为又一条通向“外面世界”的管道。

小小的竖笛承载着孩子们的希望的重量。

“只要吹得好,就能到外面去表演。”半年前,文静老师也许是无心的一句话,就像一颗种子撒进15个孩子的心里。半年后,当记者再次跟孩子们提到“竖笛”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表演”。一个四年级的女孩笑得露出牙齿:“表演就可以去南宁看妈妈了”。

三首曲子中,竖笛少年们最爱的无疑是《世上只有妈妈好》。

为什么呢?

穿着格子上衣的志合大声说:“这首歌教会我要感恩,长大以后要报答父母,所以喜欢。”

喜欢捂嘴笑的凤秀说:“喜欢这一首歌原因是跟妈妈亲。”

最角落的榕鸿则低声说:“想把这首歌吹给妈妈听……”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