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穷的地方报销越少,看病越困难”罗尔事件背后:儿童医保的“马太效应”

与身处深圳的罗尔相比,贫困地区的家庭,获得社会救助也更为困难。

责任编辑:吕明合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王倩 万晓华 张安彤

医疗费用204244.31元,个人现金只付3.6万余元,漩涡中的深圳罗尔尚算幸运。而贫困地区的孩子正陷入大病“越穷越难报销”的马太效应。(东方IC/图)

悖论的倒挂——大医院集中在北上广地区,到这些医院属于“跨区域治疗”,报销比例会更低。

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地方政府保障弱、异地就医报销更少,结果是,越是贫穷、保障越差,越看不起病。

与身处深圳的罗尔相比,贫困地区的家庭,获得社会救助也更为困难。

因为利润太低,健康商业保险,同样罕有业务员主动销售。

“必须把医疗作为一个保障所有人的福利体系进行设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有公费医疗、医保、新农合,碎片化得厉害。”

在一个名为“儿童因病致贫”的五百人微信群里,对于儿童大病医保的讨论,自罗尔募捐风波后,一刻也没停过。

他们都是恶性肿瘤患儿的家长,来自天南海北,集中到北上广等医疗条件好的大城市看病。和交流求医问药经验的病友群不同,这个群目标清晰——“因病致贫是儿童恶性肿瘤共同面对的难题,我们的目标是引起国家重视”。

2016年11月30日,深圳市第一时间公布罗某笑的报销清单后,讨论达到了顶峰。

“天壤之别!”家长们感叹。

按照深圳市社保局公布,罗某笑2016年9月8日至今三次住院,共产生医疗费用204244.31元,其中医保记账16.8万元,个人现金只支付了3.6万余元,说明医保支付八成以上,这其中包括了基本医疗保险、深圳地方补助和深圳市重特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

联想到自己的孩子,他们发现,地方不同,报销比例和政策悬殊:同一个检查、同为门诊化疗、同一种药品……不同地方能否报销,千差万别。

“命不好,没生对地方。”对比深圳的罗尔,家长们沮丧地抱怨。

难以复制的深圳经验

家长们理想中的保障体系,并非一日建成。

“深圳开展医改比较早,1992年就开始探索了。”深圳市人社局医保处李中齐副处长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罗尔的女儿受益于深圳医保体系的三重保障。

首先,深圳基本医保支付最高为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倍,以2015年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753元/月来计算的话就是48.6万元。其次,基本医疗保险连续参保时间满72个月以上的,地方补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最高为100万元。再次,针对重特大疾病,深圳还有20元重疾补充保险,只要自付超过1万元,就可再报销70%。而且,深圳社保缴费比例低于国家规定,尤其是医保三档缴费比例为0.55%,仅为国家规定上限的1/16。

对于少儿来说,深圳门诊大病最高可报销90%,住院费用超起付线以上部分支付比例高达90%。2015年,深圳更将11种靶向药所发生的费用纳入重特大疾病使用目录,最高可报销15万元。

但这样的充分保障,对全国很多地方来说,“可望而不可及&r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zero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