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万科

万科可以失去王石,但失去了全部管理层的万科不会再是一家优秀的房地产企业,而只能称之为一个资产包。“无论王石做了多少蠢事,说了多少错话,也不管他的主观愿望是否有自私成分,但其客观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就是他一直在维护万科的品牌价值、核心资源和全体股东利益。遗憾的是他对现有大股东采取了错误的、不合适的方式和方法。”

责任编辑:顾策 苏永通

65岁的王石,此次遭遇的不仅是股东对万科管理团队的第二次“信任危机”,更是一次“个人品牌”的危机。(视觉中国/图)

“万科可以失去王石,但失去了全部管理层的万科不会再是一家优秀的房地产企业,而只能称之为一个资产包。”但对于此次股权争夺战的发起者宝能来说,或许“资产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试图推广混合所有制的国资管理方而言,他们未来也要考虑如何向民营企业家们解释,作为混合所有制典范的万科今天所面临的控制权之争,只是市场中的“个案”而不是国企们的“潜规则”。

“无论王石做了多少蠢事,说了多少错话,也不管他的主观愿望是否有自私成分,但其客观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就是他一直在维护万科的品牌价值、核心资源和全体股东利益。遗憾的是他对现有大股东采取了错误的、不合适的方式和方法。”

漫长的一天

2016年6月27日清晨,对于经历了近半个月炎夏之苦的深圳而言,仅仅是又一个漫长夏日的开始,但对于即将召开股东大会的万科集团及其管理层而言,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抉择时刻”。

就在头一天晚上,王石这位世界最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创始人及其管理团队,遭遇到自他1984年创立万科以来第二次严峻“信任危机”:宝能系旗下前海人寿和钜盛华联手发出股东提案,建议罢免包括王石在内的12位董事与监事——几乎是万科整个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

作为合计持有万科近25%股权的第一大股东,宝能系此举意味着万科现有经理人阶层的“全面清洗”。

但对王石而言,或许更大的心理冲击来自4天前的深夜:6月23日晚23点,宝能系两家企业发布声明反对万科此前推出的与深圳地铁资产重组预案,并直指“独立董事丧失独立性”“万科已实际成为内部人控制的企业”。

一个小时后,曾被万科管理层高度赞扬的“大股东典范”——央企华润集团,在官方微信发文回应称,反对资产重组计划并已致函监管层,同时“高度关注万科存在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问题”。

在过去16年时间里,原大股东华润曾以高度宽容与信任催生了“世界第一房企”万科,但现在这一举动不仅令市场一片哗然,显然也让身为董事局主席的王石心下黯然。

在6月26日网上传出的一条王石朋友圈中写道:“当你曾经依靠、信任的央企华润毫无遮掩的公开和你阻击的恶意收购者联手,彻底否定万科管理层时,遮羞布全撕去了。好吧,天要下雨、娘要改嫁。还能说什么?”

6月27日下午召开的这场股东大会,正是“撕去遮羞布”的时刻:作为合计持股比例近40%的宝能和华润两大股东,其举足轻重的投票权将决定万科管理层过去一年的工作,乃至此前数十年的奋斗与努力,能否得到市场化股东们的信任与认同。

王石自然不会忘记22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君万之争”:在那场以国泰君安证券为首发起的改组万科董事会事件中,面对着咄咄进逼的股东代表,当时的万科管理层几乎是凭借着“运气”才最终躲过一劫。

而那次股权之争,也令此前对中小股东们态度“高冷”的万科管理层,意识到自身在内部管理和投资者关系维护上的薄弱之处,成为“重塑万科”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22年后的网络时代大潮下,这场再度关系到万科发展前景的“信任对决”,早在拉开序幕之前便已经成为社会各方围观的“公共事件”:在万科公关部门和诸多网络媒体的现场直播间里,聚集着成千上万的企业家、投资者和媒体记者们,等待着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

此时这场“信任之战&r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1)


回复

2017-01-21

深圳上善若水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团队,曾经在宝万之争开局时,便通过公开资料与财务数据,准确地推算出宝能系多重融资杠杆的资金规模及来源,以及其间资本运作手法。这次,他们再度对宝能未来入主万科后的资本运作手法进行了“棋局推演”。 按照其推测,在宝能和华润联手控制万科董事会后,为缓解自身杠杆收购融资压力的宝能将迅速控制万科董事会,推出高达数百亿元规模的大比例分红,以解决资金链断裂的“燃眉之急”。 而在一段时间待收购事件冷却后,宝能系将为万科股东们端上真正的“主菜”:将自身二三线城市的数百亿土地和项目资产以“避免同业竞争”的名义注入万科,套取高达300亿元左右的现金回报。 “若真如此,宝能相当于空手套白狼,以少量本金,杠杆之上再加杠杆,撬动300亿资金来收购万科,然后依靠分红获取120亿现金,然后将旗下质地一般的资产一口气全部卖给万科获取300亿的现金,这样偿还之前的300亿负债。最终的结果就是宝能以旗下资产换取了万科的控制权,并且获得了120亿现金,这笔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 作为回报,宝能也将自愿向华润让出大股东的角色,其实际控制人姚振华也将仅在万科董事会内担任一个类似监事会主席的角色。

回复

2016-07-01

是当时的华润太宠万科啦?万科不服华润,华润找个外人来治万科??

回复

2016-07-01

王石这个操盘手控制不了别人抢庄,就耍无赖了。。。

没有围墙的后院
回复

没有围墙的后院

2016-07-01

好好好!歃血 桶血 换血 再狂吸水

回复

2016-07-01

华润如今是虚肿的胖子,宝能如今的底气说明了什么,一切从根源上解决~

回复

2016-06-30

宝能背后是谁?

回复

2016-06-30

华润无能,万科必死,宝能贪心不足

回复

2016-06-30

啥也别说!先查查南方报系里有~多少 色狼!

回复

2016-06-30

知识是不能受到资本的完全支配控制,万科管理层也不能落入大股东资本家的手里。既然王石一直维护品牌价值,维护地产界的良心,维护股东们的利益,那么就应该继续坚持这种思想和价值观。不是维护大股东的利益,而是维护大部分股东的利益。

回复

2016-06-30

为什么失去

回复

2016-06-30

为什么要失去王石,他在不更好吗?

回复

2016-06-30

个人以为华润或其别人一定在宝能背后有影子存在,期望如独董华生类继续公正的立场深挖幕后黑手,给中国市场法治一个里程碑式的开场……

回复

2016-06-30

华润央企,现有保徝差,增值差,保稳差。

回复

2016-06-30

不是资本有害,是国企官猿任性和政府对宝能系这种保险空壳公司的规范不到位。

回复

2016-06-30

真是有够毒!资本果然是每一根汗毛都充满肮脏。

回复

2016-06-30

从王石想到了王安石,历史何其相识。中国人跨不过小农意识?

行者666
回复

行者666

2016-06-30

这事本可大事化了,王石先是掉以轻心,继而举措适当,结果竟然与大股东反目成仇,以至于几乎到不可收拾的田地,从这事看,王石之有今天实在是外部条件太好了。

回复

2016-06-30

权力和财富的集合体成就了中国特色的官猿。有钱有权就可任性。

testjxnxnx
回复

testjxnxnx

2016-06-30

万科

回复

2016-06-30

华润与宝能联手“清洗”万科管理层之举,不但将从中协调的深圳市政府置于尴尬境地,而且也为经济寒冬中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们带来一丝刺骨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