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确幸会毁掉台湾吗?

不过,当小确幸沉浸在自我建立的话语体系中,是否也意味着对外面世界的屏蔽?

为迎合民众的小确幸心态,台湾的一些政治人物爱喊口号,提出了诸如高福利、废核、节能、盖公宅等政策,好像老百姓什么都不做也可以悠哉乐哉滋滋润润地生活。可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在经济如此萎靡、市场如此有限、劳动力如此不足的情况下,钱从哪里来啊?

“知道”(nz_zhidao)告诉你小确幸如何影响台湾?

前些时候帝吧出征fb,带来了一次网络奇观。大是大非已经讨论得足够多了,此次我们想细谈的是一个有意思的小细节。

有些出征的网友跑错战场,本想到台独势力的“传声筒”的三立新闻下刷版,却跑到了三立娱乐主页下面。该主页的小编可能是个侬软的妹子,对于出征网友的同仇敌忾,竟然以卖萌的方式应对。当网友跑错战场时,她贴出三立新闻的主页告诉网友主战场在哪,后面还画了个心;当网友贴出了水煮牛肉的美食图时,她亲切回应“看起来好吃”;当网友号召队友离开时“战场是三立新闻不是娱乐新闻”,她回复“还是要常来玩啊”……

(脸书截图)

这个卖萌的妹子一下子也火到了微博。我向几个台湾的朋友求证,这个小编是故意卖萌吗?他们的回答倒颇为相似:应该不是,妹子的态度其实是多数台湾人的态度,他们对于台湾以外的一切根本不关心,台湾现在流行小确幸,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其他的一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与我们对三立娱乐小编的喜爱态度不同,我的台湾朋友表达的更多是担忧。一个台湾朋友说,如果个别台湾人这样,我们也会觉得可爱,可问题是,现在这种卖萌啊、小确幸啊是台湾许多年轻人的特点。从个人生活态度上来说,小确幸固然是好的,可如果小确幸成为一种全民性心态,这对于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却是一种阻碍。小确幸与否,可以说是台湾与大陆年轻人最显著的区别。

台湾朋友的回答确实引人深思,也提醒我们从另外的角度看待问题。什么是小确幸?小确幸又怎样深刻影响着台湾年轻人、台湾与两岸关系的?

一种微小而确定的幸福

追根溯源,小确幸一词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集《朗格汉岛的午后》(1984),“小さいけど确かな幸せ&rdq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回复

2016-10-15

我更喜欢把小确幸称为“美能” 感受美的能力。不要上升到政治。

回复

2016-05-11

略显眼熟,《郑重看人生,何妨小确幸?》出自本文作者只手?

回复

2016-04-26

沉溺在自己的小世界了,就是老子倡导的“考前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但是世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小世界的梦迟早会结束。

回复

2016-03-29

我不赞同作者的观点。我想作者是没有准确地理解春上村树先生所说的小确幸的定义。按春先生的定义来看,小确幸跟物质、经济是没有关系的,有钱没钱不会影响小幸福,经济发展好坏更不会决定微小而确实存在的幸福。作者担忧台湾人的幸福,而我更担忧大陆人的幸福。总体上,台湾人的人文素养也许已经甩开了大陆人好几条街,他们对于金钱与幸福关系的把握也许找到了更好的价值平衡点,当下我们大陆人更应该找到更好的价值观,从金钱的泥泞中走出来,将自己的幸福生活至于其上。

回复

2016-03-07

小确幸作为生活态度是可以接受的,而作为政治态度,小确幸迟早会淹死在尔虞我诈的政治较量中

回复

2016-03-04

不赞同作者观点,我认为他把小却幸扭曲了,小确幸真正目的是享受,热爱生活。可以理解是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不是所谓的卖萌。

回复

2016-02-19

活着哈皮

回复

2016-02-19

咖啡馆的客人来自哪里?大陆。。。

回复

2016-02-03

说的真好,小确幸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可以偶尔来一次,但是如果把它作为生活标准的话,那就真的是温水煮青蛙了🐸

回复

2016-02-03

没有太大的发展计划,过好眼前,这个是许多人的想法,适合于许多普通人,不管是大陆台湾。精英都是有计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