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争论,3年盈利 京沪高铁小传

在中国高铁自主创新行动中,最重要的路线之一就是京沪高铁。

责任编辑:冯禹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在中国高铁自主创新行动中,最重要的路线之一就是京沪高铁。

从开始讨论要不要建,到京沪高铁最终于2011年建成开通,过去了整20年时间。但运行刚3年,在全球绝大多数高铁都在亏损的背景下,这条总长1300公里的高铁已实现年内盈利。

争辩20年

京沪高铁的纷争落定,赶上了国家高铁产业在引进之后的全面创新阶段,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最重要的一条高铁线路。

京沪高铁,是一个准备期长达20年的项目。

1990年12月,铁道部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但据前中国南车董事长赵小刚在书中回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财政十分困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又遇到亚洲金融危机,而京沪高铁的预算远超三峡工程,决策层断然不会在这时启动建设。

中西方铁路史研究者王宁(化名)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时的每年两会几乎都会讨论这个问题,在建与不建的争论中,持“不建”论者占上风。有两个理由:第一,既有的京沪线还有改造的空间;第二,中国的人均收入太低,建了高铁没有市场。

铁路部门是主建派。王宁说,铁道部当时主张分段修路的方案,“按照不同目的地,短途地一段段修起来。”

直到1996年3月,国务院出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写明“下个世纪前10年……着手建设京沪高速铁路”。这样,京沪高铁的建设推到了2000年以后。

1998年,两院院士大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