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谁催生了抗日神剧这一“怪胎”?

为什么雷人情节普遍包裹在抗日的名义下?如果是都市情感剧,摸个胸根本不算什么,裹床单都可以;如果是神话剧或武侠剧,“手撕”也不一定显得夸张,为啥非得往抗日剧里塞?

(新华社/图)

“抗日+N”成为了抗日剧的普遍模式,郑晓龙导演的《红高粱》,凭空生出了个秦海璐,和周迅上演了一轮又一轮的妯娌斗;豆瓣2014年评分最高的国产剧《红色》,男主角徐天自带海量IQ点卡,本事大得太夸张,简直是住在弄堂里的“都敏俊”;再看看央视刚刚热播的《王大花的革命生涯》,一上来闫妮和张博这对旧情人就没完没了的恩怨情仇……

“知道”(微信号:nz_zhidao)告诉你是谁催生了抗日神剧这一“怪胎”?

近日,抗日剧《一起打鬼子》因“裤裆里掏出手榴弹”等雷人剧情,引发网络热议。

抗日神剧再一次进入观众视野,成为众矢之的。新华社撰文批判抗日神剧,详细罗列了抗日神剧的几种雷人模式:滥加低俗“荤腥”,比如《一起打鬼子》里的摸胸、摸裤裆;违背客观规律,比如手撕鬼子、手榴弹打飞机;罔顾历史真实;青春偶像当道……直指抗日神剧的本质是收视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2)


回复

2015-06-28

2ch上的日本网民看抗日剧就跟看傻子闹笑话一样(ಥ_ಥ)

回复

2015-06-20

一句“天然的政治正确”又说明了多少不正确

回复

2015-06-02

有些人说好多抗日剧我们丑化了日本人,其实我们也丑化了自己吧!

回复

2015-06-01

这个app用户质量还可以!

回复

2015-05-30

要是真按历史拍抗日剧 估计编剧导演之类上街会被打死

回复

2015-05-28

政治包袱太重,各行各业特别是文化产业,必定是步履维艰

quancao
回复

quancao

2015-05-28

由莫言的小说,张艺谋的电影金玉于前,后面的电视剧怎么发挥改变,很难跑出续貂之嫌。

2015-05-28

个人感觉红高粱挺好的啊……

回复

2015-05-28

个人感觉红高粱挺好的啊……

回复

2015-05-28

抗日神剧,是对抗战的美化抑或丑化?

回复

2015-05-28

“给中国的电视剧松绑”说到点子上了,但是作者关于抗日神剧的分析还是没有触动到根本。如果把电视剧的产生也看做一种经济行为,那么在中国,它就是国家与市场两只手结合的产物。因为有国家审查制度的存在,才会有抗日剧的喷薄涌现;而由于市场的喜恶导向,才会催生了“神剧”这一怪胎。这两者加在一起,就成了抗日神剧。假如拍摄严肃的、与史实高度接近的抗日剧,首先审查过不了,其次观众不欢迎。虽然抗战胜利了,但战争依然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灾难,谁愿意整天看着自己的同胞牺牲呢?这种胜利是带着伤痛与悲哀的,这种伤痛与悲哀本身与电视的娱乐功能相悖。于是,从抗日神剧扩展到整个电视剧甚至电影行业,就可以明白为什么现在中国的电视剧与电影难出佳品。审查制度一味以政治正确性为导向,严重忽视了艺术性;观众的审美趣味没有提高,看着神剧大呼“过瘾”。“松绑”只涉及到了国家这一方面,如果要想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这是势在必行并且要严加规范的,但这依然不够,市场方面,民众的欣赏水平亟待提高,而这包含着远比审查制度更加广泛、深刻且复杂的内容。

回复

2015-05-27

抗日剧完全没了严肃 成为一种低俗的消费 被称为神剧 未免可悲

回复

2015-05-27

目前的所谓抗日神话剧就是《红楼梦》里的两个人物;一个是“甄士隐”另一个是“贾宝玉”。假作真时真亦假,编剧的抗日神话剧皆因此二人的缘由而作。

回复

2015-05-27

一针见血。但写得有些隐忍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5-05-27

一句话,它必须神,它神不了,它也就审不了!广电总局和目标受众就是那把逆向淘汰的筛子!

ljgc0322

2015-05-27

广电总局难辞其咎,其实广电也只是执行者而已,意识形态和历史这些东西并不是它能决定的!简单来说,抗日的人它不让你拍,让你拍的又没过抗日,编剧跟导演里外不是人!既然让拍的又没抗过日,如果按真的来编,第一过不了审(如《鬼子来了》等电影),第二,只有自虐狂才会有勇气追着看,显然你不能把自虐狂作为唯一受众,收视必然惨淡。那就只能编,但是抗日这段历史是真实存在的,战场也不是架空的,编起来谈何容易!无论怎样编都假,那还不如编得“神”一点,娱乐一下大众!只是导演编剧“神”这一下,日本人就“惨”了,一群迷途小羔羊无意间闯入了虎穴狼窝,靠着无下限的智商和极度低下的军事素质“苦苦支撑”八年之久,只求来世再也不要投胎做日本人了,就算是最没有同情心的人也要“感伤落泪”了,其“可歌可泣”之愚举足以载入史册!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5-05-27

广电总局难辞其咎,其实广电也只是执行者而已,意识形态和历史这些东西并不是它能决定的!简单来说,抗日的人它不让你拍,让你拍的又没过抗日,编剧跟导演里外不是人!既然让拍的又没抗过日,如果按真的来编,第一过不了审(如《鬼子来了》等电影),第二,只有自虐狂才会有勇气追着看,显然你不能把自虐狂作为唯一受众,收视必然惨淡。那就只能编,但是抗日这段历史是真实存在的,战场也不是架空的,编起来谈何容易!无论怎样编都假,那还不如编得“神”一点,娱乐一下大众!只是导演编剧“神”这一下,日本人就“惨”了,一群迷途小羔羊无意间闯入了虎穴狼窝,靠着无下限的智商和极度低下的军事素质“苦苦支撑”八年之久,只求来世再也不要投胎做日本人了,就算是最没有同情心的人也要“感伤落泪”了,其“可歌可泣”之愚举足以载入史册!

回复

2015-05-27

一派胡言,就是在这样所谓的严格审查下还要这样烂的抗日神剧产生,如果放开审批就会产生神化了

回复

2015-05-27

心理学认为,人生活在不确定环境下容易产生神话。

回复

2015-05-27

群 209109-639 欢迎南方周末朋友过来探讨。

回复

2015-05-27

近代的日本侵华史与中国的抗日战争史是一段血泪史、抗争史。把这一部血与火凝结的历史以客观公正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给自己的国民是一个国家的责任。看了日本电视《坂上之云》再来看看我们的雷人的抗日电视剧,比较之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我们曾经有过很好的作品例如赵丹主演的《甲午风云》,触动过民族的神经。现在的许多作品尚未达到那个曾经有过的高度。这是为什么?历史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回复

2015-05-27

看鬼子那么烂,八路军那么强,日本总是败,都是八路军打鬼子,日本人说他们是受害者,有点道理。傻瓜鬼子,跑到中国让八路军狠狠教训,真是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