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跨海隧道:2600亿的纸上谈兵?

渤海跨海隧道甫一公开,争议接踵而来。项目组认为“一定要建设”,不少专家认为是“烧钱”、客流量不足;山东从民间到官方,一路追捧二十余年,辽宁则态度谨慎,“这些事都不好说”。

责任编辑:何海宁 实习生 李雅娟 杨国要

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是否“纸上谈兵”? (何籽/图)

编者按

渤海跨海隧道甫一公开,争议接踵而来。项目组认为“一定要建设”,不少专家认为是“烧钱”、客流量不足;山东从民间到官方,一路追捧二十余年,辽宁则态度谨慎,“这些事都不好说”。

“比世界上最长的日本青函海底隧道还要长近70公里”、“超过三峡工程投资”、“烟台到大连仅40分钟”……

规划在海底的跨海隧道——渤海跨海通道方案,俨然是充满魔幻色彩的巨无霸工程。

2014年8月8日,国务院在《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渤海跨海通道工程前期工作”。这个源于20年前一位烟台市政府官员“头脑风暴”的产物,终于第一次闯进了现实。

而当所有的纪录“加冕”到同一个项目时,渤海跨海通道理所当然陷入到“超级”争议中。

“工程一定要建设”

“项目方案的简本去年就上报到国家发改委了,详本很快就要报到国务院。”2014年9月15日,山东省蓬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琪在电话中向南方周末记者透露。

按照即将上报的方案,渤海海峡将由一个跨海铁路隧道连通,隧道入口地点分别在大连旅顺和烟台蓬莱。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是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即烟大海底隧道)战略规划研究项目组组长。在国务院提出“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后,王梦恕对项目前景一片乐观:“方案以中国工程院的名义上报国务院。报告分咨询建议报告和工程方案报告,咨询建议报告对该项目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做了论证。”

2012年7月至今,由他率领的调研组曾数次赴大连、烟台实地调研考察。“(中国)工程院有这个责任,对重大项目进行提前研究,帮助(决策部门)更好地下决心。”

王的理由十分简单。第一,由于渤海海峡的阻隔,目前往来于山东和东北之间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Irene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9)


回复

2014-10-22

客流量真有这么多??? 专家吹牛B是不是不要脸了,说的就是你王梦恕!!!

双木
回复

双木

2014-10-17

好大喜功,名利双收。劳民伤财!

回复

2014-10-17

啧啧

回复

2014-10-17

目的并不是工程,是为了能捞钱

回复

2014-10-17

搞点什么都比这强

回复

2014-10-17

对不起,你的评论有敏感词。。。。。。呵呵

回复

2014-10-17

大连到烟台经天津的路程是1500公里,从地图上看,受益的只是东北到山东半岛的 和 山东半岛到辽东半岛的大连 丹东这一带 到其它地方的路程能近多少? 以沈阳到济南为例,经天津的路程是977公里,和走烟台大连的距离差不多,你会走哪个?说白了 这条隧道方便的只是到位于两个半岛尖的位置的城市的。

回复

2014-10-17

也就是说每年必须有400亿的净现金流入用于还贷每天1.1亿,

回复

2014-10-16

把渤海填上!

回复

2014-10-16

会不会又是政绩工程一桩?

回复

2014-10-16

项目越大越有吸引力么

回复

2014-10-16

假如确定建了,可以预测 过路费是必须的,永远收下去,最多节假日免费 建设时抓进去一批,建后抓进去一批

回复

2014-10-16

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都有举国之力办大事的本事,高度集权就可轻易举国,百姓不过工具,办什么大事呢?统治者想办的大事吧,历史上留下的大工程,让后代自豪,可办那大事时百姓的疾苦却是无关紧要了,

fsdwei
回复

fsdwei

2014-10-16

这样的工程是败家子,是国家的蛀虫

回复

2014-10-15

用纳税人的钱来修,然后信誓旦旦的说没几年就可以收益了,收谁的钱?还不是纳税人的钱,这?哈哈哈

回复

2014-10-15

拿纳税人的钱修,然后又趾高气扬的说没有几年就收益了,怎么收益?还是收纳税人的钱,哈哈!

回复

2014-10-15

比船便宜就行

回复

2014-10-15

烧钱

回复

2014-10-12

哈,我只关心建成了的话,过路费会收多少?会免费吗? 难道不知道在基础环节的费用,到了最终产品会翻几番吗? 有这闲钱不如把所有高速费都免了,把南北互通的网络建好。 都**不干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