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为祖先打了败仗甲午将士后裔的翻案人生
。由后裔发轫的“方伯谦翻案事件”,整整十年,几乎把整个中国甲午战争学术界卷入其中,一度从学术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尽管“翻案”已成为过去,但方家此举触怒了另一些甲午战争将士的后裔。他们认为,给方伯谦翻案,就等于诋毁他们的祖先。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李晓婷 实习生 喻冬宇 聂玲玲 周鑫
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玄孙丁小龙、丁小明靠“卖祖先”为生,推销一本当地作家的书,《甲午海战》,每卖出去一本,可以提成一元八角。
“广乙”号鱼雷炮舰舰长林国祥的四世孙林其浩跟儿子聊甲午,儿子一撇嘴:有什么好纪念的,一场大败仗!
丁汝昌玄孙卖书,“丢提督的脸”
“我今天有事,不能接受你们采访。呃呃……我们不会说话。”面对记者,52岁的农民丁小明神情紧张,黝黑的脸涨得通红,与他刚才拿着麦克风招徕顾客时的轻松自得,判若两人。
在山东威海,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陈列馆内,丁小明的安徽口音很突出。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来访的记者很多,他不得不一次次推拒他们的采访要求。
他的工作,是推销一本当地作家的书,《甲午海战》。桌上摆着一块塑料牌子:“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玄孙丁小明”。每卖出去一本,他可以提成一元八角。
他的哥哥丁小龙与祖先的距离更近一些,卖书的地方就在丁汝昌当年的办公室——海军公所。1895年2月11日,丁汝昌自杀身亡,北洋海军残余部队向日军投降,日军占领海军公所,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全军覆没。
“是我一再叮嘱他们兄弟俩:少开口说话。他们了解的历史太少,对祖先也知之甚少。要是说了不得体的话,造成的影响不是一个人的!”65岁的戚俊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是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首任馆长,也是默许丁氏兄弟卖书的人。二十年前他去安徽征集文物时,兄弟俩把家传的红木八仙桌、几个百年前的英国瓷盘等物捐给了博物馆。让他们在这里卖书,有点报恩的意思。
2008年,丁小龙、丁小明兄弟来到威海,开始卖书,每人每年可以赚几万元。如今丁小龙的儿子、儿媳,都来到威海生活。
博物馆多次接到丁汝昌其他后裔打来的电话:“他们不应该在那儿卖书!丢提督的人!”对这种责问,丁氏兄弟的反驳直截了当:“你们现在是国家公务员了,有吃的了。我们吃什么?”
丁氏兄弟的父亲,是丁汝昌长孙的二儿子。因为成分问题,1950年代与妻子一起被下放到农村,相继死于“文革”期间。对自幼贫苦,没有机会改变命运的兄弟俩来说,卖书远比种地有吸引力。至于祖先的面子,顾不得。
丁小龙也曾请求戚俊杰,给他的儿女安排个工作。但他们连大专文凭都没有,没法安排解说员一类的工作。“打扫卫生?人家会说,提督丁汝昌的后裔在甲午战争博物馆扫大街。只能卖书了,也是帮助他们。”
在丁汝昌的后裔之中,这种境地还不是最差的。1978年,甲午战争研究者戚其章与威海地方志编写组一行去安徽寻访丁家后人,他们见到丁汝昌的一支后裔被划为“破落地主”,丁本人被讹传为“国民党海军司令”。戚其章大怒:“那时候还没有国民党呢!他是同日本军队作战,失败后自杀了。应该说是爱国的。”第二天,当地赶忙宣布,摘了丁氏后裔“破落地主”的帽子。
史志专家刘德煜与丁氏后裔交谈,提到丁汝昌与日本侵略军作战的往事,他们“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像从来没有这样荣光过”。天色渐晚,寻访组准备告辞,后裔们的笑容顿时收敛:“面条已经切好,去割肉的也快回来了……你们是不是看不起我们这种家庭?”
1959年,几个农民借“大跃进”之机挖开丁汝昌与夫人的合葬墓寻宝,失望而归。这些人一把火烧掉了两具尸骨,把棺材做成几条板凳,随葬品拿到县里换了一辆凤凰自行车。此前一年,合肥李鸿章墓的遭遇几乎一模一样。
丁汝昌绝对不会料到,自己身后会跟老上司李鸿章落得“同等待遇”。不过他们生前已经亲身领教过来自朝廷的汹汹指责、处分决定。因败给日本而惊怒交集的国人,把一桶又一桶脏水泼到他们身上。
“李鸿章和丁汝昌的往来电报,我从《李鸿章全集·电稿》一篇篇对照过。李鸿章从来没有让他避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许华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李鸿章一再命令北洋舰队“出海巡游”“相机攻敌”,对日本海军实施“迎击&r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