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观众不入戏,剧院常笑场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日前演出《雷雨》公益场,发生学生观众于不适当处“哄堂大笑”。不能说观众毫无心肝,只能说专注力太差,可以随时因一点波动就被带离剧情而发笑。聚精会神欣赏一部作品一次,绝对胜过把它当成背景一百次。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郭嘉越

不能说观众毫无心肝,只能说专注力太差,可以随时因一点波动就被带离剧情而发笑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日前演出《雷雨》公益场,发生学生观众于不适当处“哄堂大笑”,让周朴园的饰演者杨立新深感不满一事,果然成为热门话题。笔者不在现场,也没有看过北京人艺近期的《雷雨》演出,对当日演出无法评论。不过就“笑场”此一现象,倒是可以提供身在台湾的观察。

首先,演出时是否可能发生表演者难以理解的“笑场”?

2013年我在戏院看电影《爱慕》(Amour)。导演汉内克(Michael Haneke)现实且写实,把暮年余光的深情与绝望拍得剔透而残酷。当电影进行到老先生强喂二度中风、瘫痪在床的病妻喝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0)


回复

2014-08-16

观众不入戏,首先应该检讨的不是表演者吗?——无论任何事情出了问题,首先应该找的是自己的原因,——您这话说得好,那么作为观众,也“首先应该找的是自己的原因”?

ljgc0322

2014-08-11

观众不入戏,首先应该检讨的不是表演者吗?反正我觉得(不单止这件事),无论任何事情出了问题,首先应该找的是自己的原因,检讨过与自己关系不大之后,再去找其他原因!我不要求每个人都如此,但我对此比较较真,并自我努力中,但工作中自己有时仍不免会有推卸责任找借口的倾向,虽然警惕着,但把风险和责任推出去可能正是人的自我防卫机制吧?共勉吧,虽然不同行!

回复

2014-08-14

小孩的名字叫悲伤。等他爸爸回来,就是快乐。 ///////////////////////////////////////// 这几十年感恩、感动之类的东西太多、太滥。况且中国演员太多演不出那种真诚,观众可能有点儿笑屋及乌了。

回复

2014-08-13

那些把主要精力用在批评表演者身上的人,难道你们真的不知道这件事的主要原因么?当然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不要刻意寻求特殊视角好不好?

回复

2014-08-13

算了,知足吧,照目前愿意掏钱看话剧就不错了

回复

2014-08-13

面对没有欣赏能力的观众,经典艺术就是对牛弹琴。

回复

2014-08-13

支持博主看法。 现在的中国人,浮躁者众。看不下去长篇力作,欣赏不了真正的艺术。他们只需要娱乐,只需要穿越、只需要戏说、只需要快餐、只需要浅层次的互动式的文化。 尤其是听不得不同的意见,见不得有内涵的文艺形式。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是说是作品没有观众,故意玩深沉。 当别人批评这种现象时,他们根本听不进去。 70、80、90后大多数都是这样。

回复

2014-08-12

明明是演戏编排除了问题,好戏是不会让人笑场的。本末倒置,推卸责任啊。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4-08-11

观众不入戏,首先应该检讨的不是表演者吗?反正我觉得(不单止这件事),无论任何事情出了问题,首先应该找的是自己的原因,检讨过与自己关系不大之后,再去找其他原因!我不要求每个人都如此,但我对此比较较真,并自我努力中,但工作中自己有时仍不免会有推卸责任找借口的倾向,虽然警惕着,但把风险和责任推出去可能正是人的自我防卫机制吧?共勉吧,虽然不同行!

2014-08-11

您说的,跟上文有何关联?抱歉,没有读懂您的深意。

回复

2014-08-11

您说的,跟上文有何关联?抱歉,没有读懂您的深意。

ljgc0322

2014-08-10

在别人身上找原因何其简单何其流行啊!

ljgc0322
回复

ljgc0322

2014-08-10

在别人身上找原因何其简单何其流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