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留痕】第一次讨债

多年后的今天,我做起了生意,生意有赊有欠,讨债成了我生意的主要内容。对不讲信用的人,我每年年底的日子都是很纠结的,几万几万的债,记纸上都是利润,讨又讨不回来。现在欠债的人心理素质都很好,大有“债多不愁,虱多不痒”的气魄。

责任编辑:朱又可

1973年夏天,我离开了就读的第六中学走向社会。我不是读不起书,而是怕学校派我去浙江兵团。我家里兄弟两个,按照当时政策,是要去一个外面的,但我父母舍不得我远离家乡,就叫我辍学了。当然,当时还有个很费解的思潮,认为读书没用,认为随便有一份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比读书好,都比读书来得重要。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拉板车,运输社设在南门的双莲桥,社里有七八辆车,大的两辆,小的大概是五辆。因为力气大,我被分配去拉大车。大车我们叫单吨车,就是可以载重在一吨以上。单吨车是个什么概念呢?就好像跑长途的“双节拖斗”,神气,是强大的人才能伺候的。拉板车是有固定装束的,一块大方布,对折成三角,扎在腰上,既是腰带,也可以当围裙,顺便也擦擦汗。拉板车最潇洒的时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回复

2014-09-15

经商环境不好啊---愣子怕横子,横子怕不要命的

回复

2014-08-23

我也遇上这种无奈了

回复

2014-08-21

经商环境有待改观

回复

2014-08-18

做生意,利来利往,写的不错,很像初中时读语文课本的那种风格。

回复

2014-08-18

回复

2014-08-14

好文。我让小孩也读了。谢谢

回复

2014-08-11

俗话说:朋友有通财之义;但有时借了钱,就没有朋友了。

回复

2014-08-11

俗话说:朋友有通财之义;但有时借了钱,就没有朋友了。

回复

2014-08-11

好漂亮的文章。

回复

2014-08-09

在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只会产生弱肉强食的“大鳄”。

回复

2014-08-09

我现在已经不再借钱出去了, 因为太多要不回来了, 现在这世道, 欠钱的才是爷们呀, 被欠钱的, 只能干着急了,

回复

2014-08-08

简单,明了。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