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棚改运动】哈尔滨“另类”棚改
在过去6年时间里,哈尔滨棚改走在全国前列。处于房地产高速发展期的哈尔滨,总结了一套“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市场化棚改路径。但在这一路径下,很多并不属于棚户区的房子被装进了棚改的“筐”里。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略显空荡的哈尔滨香坊区文景街小区。
在过去6年时间里,哈尔滨棚改走在全国前列。与辽宁抚顺政府的一揽子棚改模式不一样,处于房地产高速发展期的哈尔滨,总结了一套“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市场化棚改路径。但在这一路径下,很多并不属于棚户区的房子被装进了棚改的“筐”里。
三十多人闯进了哈尔滨市香坊区信访局。这些人大都是中老年人,最大的年纪已经超过70岁,嘴里不停喊着:“我们不是棚户区,我们要申诉!”
这是2014年4月29日的清晨,这天本该是香坊区区长的群众接待日,但他以开会为由躲开了。这群人只好涌入香坊区信访局,向接待员表达自己的抗议。
他们是因为征地拆迁问题走上上访之路的。连信访局的女接待员对这群“钉子户”的遭遇都感到诧异,“你们的楼房才建多少年,是要以棚户区改造的名义拆掉吗?”
这些居民来自香坊区文景街。
如果你坐火车从东边抵达哈尔滨时,坐在火车左侧向窗外望去,他们的房子就在那里。远远看过去,这个占地面积相当于10个足球场、有着22栋楼的小区还不算很旧,最新的一栋楼是在2000年盖好的——但每栋都用红笔写下了拆迁测量标志,并用一个代号称呼这片区域:文景街地段棚户区改造项目。
2011年12月14日,香坊区政府正式向文景街的居民下发了《香坊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决定哈(香)房征决字·2011第020号》文件,称“因文景街地段棚改建设项目需要”,将对这片区域包括楼房、平房在内的2400余户居民进行拆迁。
这片将以棚户区改造名义拆掉的小区,除了一小部分铁路职工破败的平房,大部分都是1980年代后竣工的六七层楼房,其中还有7栋楼是1997年以后才竣工的棚改楼。
哈尔滨棚改办负责人向南方周末记者否认了这个项目的存在,“哈尔滨任何一个领导都不会把才建十几年的楼房纳入棚户区改造,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当南方周末记者去文景二道街时,发现这个棚改项目很大一部分动迁已接近完成。不管愿不愿意,二十多栋楼里的1500多户居民,在过去两年已经被香坊区拆迁办以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韵珊
我们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文道街23号文道花园小区和文库街10号天马世纪花园小区的业主,2014年7月15日哈尔滨市规划局对文库街棚改项目进行了建设项目批前公示,项目位于南岗区教化街、第二巴陵街(实为文道街)东南角,也就是我们两个小区(中间隔文道街)的两栋楼之间的狭长地带,由哈尔滨市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2015年3月30日公布了哈规城(南岗)建字第[2015]1号规划许可,项目名称为南岗区文库街改造项目(文汇家园)。如果按其规划开发成为高层住宅,势必影响我们两个小区低层居民的采光。1、规划局所指的第二巴陵街,实为文道街,有路牌为证,规划局人为将文道街向西北方向平行移动到马家沟沿岸,而将文道街篡改为第二巴陵街,因此,规划局存在严重渎职行为,他们意欲何为?2、未在规划地张贴公布建设项目批后公示板,是我们看到开工了才知道,而事前相关变更土地用途等一系列行为均未在规划地公示,违反相关工作程序。3、此地块原为水产公司冷库,非棚户区,按棚改项目报批有骗取国家棚改补贴的嫌疑。4、不符合《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和《哈尔滨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居住用地规划》的总体要求,即二环内不再审批建设商品房,增加公共设施和绿地等规定。 为争取合法权益,我们在5月25日晚召开了两小区业主会议,散会后竟有部分业主遭到混进小区的开发商雇佣的流氓威胁,天马世纪花园小区甚至有单元被停水停电。如果规划和建设不违法规,开发商不会这样紧张。